1月5日,教育部網站公布了對于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7168號建議的答復。教育部認為,在各方努力下,素質教育取得了一定進展,但總的來看各地區成效不夠均衡。該部將加快破除“唯分數、唯升學、唯文憑、唯論文、唯帽子”的頑瘴痼疾,鞏固減負工作成效等。
教育部介紹,近兩年來,為進一步深入實施素質教育,黨和國家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。
一是加強基礎教育改革的頂層設計。2019年中共中央、國務院印發了《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》、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《關于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》,明確提出要建立以發展素質教育為導向的科學評價體系,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、教育政績觀,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。召開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,部署各地落實文件精神,深入推進教育教學改革。
二是合理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。2018年12月,教育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了《中小學生減負措施》,從規范學校辦學行為、嚴格校外培訓機構管理、家庭履行教育監護責任、強化政府管理監督四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。各地認真貫徹落實文件精神,先后出臺了減負工作實施方案,細化減負措施,構建長效機制,普遍形成了“政府領導、教育牽頭、部門協同、齊抓共管”的工作格局,扎實推動減負工作。
三是創新高校管理和考評模式。教育部制定出臺了《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》,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,嚴格課堂教學管理,確保課程教學質量。同時,加強考試管理,嚴肅考試紀律,嚴把考試和畢業出口關,完善學業考評制度,堅決取消“清考”等行為,加強學生體育課程考核,嚴肅處理學術不端行為,健全學士學位管理制度,嚴格學士學位標準和授權管理。
教育部在答復中稱,在各方努力下,素質教育取得了一定進展,但總的來看各地區成效不夠均衡。下一步,教育部將在已有工作基礎上,認真研究代表提出的建議,會同有關部門大力深化教育評價改革,加快破除“唯分數、唯升學、唯文憑、唯論文、唯帽子”的頑瘴痼疾,進一步強化素質教育,鞏固減負工作成效,深入推進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創新,不斷提高育人質量,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。